责编:陈凯欣
2025-03-07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化与制造业、市场的深度融合,支持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更需要大量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顶尖人才。他表示,未来该领域的稀缺性将主要体现在人才资源上,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
当前,在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我国仍面临不少挑战。张平文分享了武汉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首先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新型学科体系;最后是通过产教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武汉大学以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新方案将数智人才分为通识型、赋能型、应用型和专业型四类,尤其针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科建设方面,武汉大学注重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优势学科的深度融合。同时,学校还新增了多个交叉学科试验班,并启动机器人技术硕士专业建设,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武汉大学建立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的培养机制。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学校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张平文强调,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责任重大。他表示,武汉大学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领域,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