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3-30
在2025年3月27日于武汉举办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就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清就“贯通招生-培养-就业机制 促进能源行业特色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学校多年的实践经验,他分享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能源行业的变革与挑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清
面对新时代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碳捕集与封存(CCUS)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人才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张广清强调指出,学校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确保毕业生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在高质量就业的问题上,张广清认为其基础在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他提到学校始终坚持"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动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毕业生具备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据张广清介绍,在2024年的教学改革中,学校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9个本科专业。同时,还开设了两个跨校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和"能源经济与新能源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并推出创新创业和全球能源治理等微专业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张广清表示学校依托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成立了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和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这些举措旨在打破传统的专业和学院壁垒,通过书院制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为本科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
张广清还提到,高质量就业的核心在于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为此,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深入调研能源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就业实习实践等活动,全面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真实用人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从而提高供需对接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最后,张广清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培养更多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