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3-31
近日,在一场备受关注的研讨会上,多个重要城市指数研究成果对外发布。
在3月28日举办的研讨会上,两个具有创新性的城市指数评估体系首次亮相。一个是系统评估中国各城市智慧治理效能的"智慧治理指数",另一个是衡量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的"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
据研究团队介绍,"智慧治理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多个跨学科机构联合发起。该指数构建了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包含价值目标层、系统应用层和制度技术支撑层等三大维度,细分至8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和46项四级指标。通过这一系统性评估框架,研究团队对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17-2023年间的智慧治理效能进行了全面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北京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紧随其后,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城市群整体情况来看,"京津冀""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表现突出,显示出各自独特的区域发展特色和优势。
另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该指数由中国人民大学多个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完成,重点从技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潜力、生态协同能力以及政策赋能效力四个维度构建评估体系。研究团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6项三级指标,对全国58个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例如,北京采取"创新主导型"发展路径,杭州采用"需求反哺型"模式,成都则探索了"链合试点型"的实践经验。这些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在会上表示,指数研究成果将推动校政企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努力实现更多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
据了解,这是"人大指数"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该指数项目已在2025年1月成功举办了首场发布会,标志着常态化发布机制正式建立。后续将持续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