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7
近期,安徽师范大学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学者——金太军教授正式入职该校人文社科领域。作为该领域的首位国家级二类人才,他的加入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金太军表示将充分运用自己的学术专长,与学校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安徽师范大学通过引育并举的方式,成功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常务副校长熊宇杰强调:"人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致力于以最大的诚意引进人才,以最优质的服务培育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王官武教授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讲席教授,2024年刚加入学校。入职一年多来,他在富勒烯化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他表示:"学校的重视和诚意打动了我。在办理入职手续期间,学校就已经开始为实验室和团队建设提供支持,并解决了住房和经费等实际问题,让我能够专心投入科研工作。"
人事处处长李宜江介绍,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组建了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的315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组成的人才引进委员会,全面参与学校的引才、考核和推荐工作。同时,这些专家还担任"引才大使",为学校引才牵线搭桥。
自2022年以来,安徽师范大学已成功全职引进多位国家级人才,并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已有16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学校不仅为新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还持续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修订人才制度、优化岗位体系和改革考核机制等措施,构建了"领军—带头—骨干—后备"的人才梯队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
青年教师孙中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在完成海外博士后工作后加入学校,当年即破格晋升为教授,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迅速成长为学科领军人才。
李宜江介绍,近年来学校自主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有4人入选国家级二类人才、5人入选三类人才,另有8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新增国家级人才称号22人次和省级人才称号229人次。
党委书记蒋家平表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探索适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作用的位置,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推动人才引育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