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8
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的操场上,阳光洒满大地,1000余名高二学生整装待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远足活动。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跋涉,他们最终抵达了位于30公里外的陇南书院。
“这次远足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天水市第一中学校长宋廷军表示。
近年来,天水市教育局积极推动思政教育走出传统课堂,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与当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联动,开发出120余条研学路线,组织超过30万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麦积区龙园小学的劳动教育基地,记者看到,学生们正在田间忙碌。有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翻土整地,有的则忙着为农作物浇水除草。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里,香芹、小葱和卷心菜长势喜人,同学们围坐在老师身边学习农耕知识。
“今天我学会了如何照顾植物,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一名学生说道。
据学校教务处副主任杨慧娜介绍,每个班级每周都会安排一次劳动实践课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还掌握了许多实用技能。
与此同时,天水市各中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积极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美”主题活动。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天水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1年以来,已建成25个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为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以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余明远主持的工作室为例,该团队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他们组织了“讲述家乡英烈故事 传承弘扬红色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分享革命先辈的故事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的英勇与奉献。”参与活动的一名研究生说道,“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文化的信念。”